本週大綱

    《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使用正版教科書,勿非法影印書籍及教材,以免侵犯他人著作權》

    瀏覽課程大綱Syllabus】【列印Print

  • 1. 09月 14日 - 09月 20日

    第1週:

    開學第一週,本週課程為「課程說明」,

    授課內容主要為

    1. 闡述運動心理學課程目的、

    2. 說明各週之課程主題與內容、

    3. 說明本課程之評分標準與考試重要日程。

    • 2. 09月 21日 - 09月 27日

      第2週:

      本週主題:S.M.A.R.T.理論及利用曼陀羅九宮格設定個人的運動目標

      S.M.A.R.T.理論,可讓我們了解目標設定的注意事項,

      而利用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模式,

      則更有利於幫助個人的在訓練與競賽上的目標設定細節,

      也讓你可以更容易體悟到這個目標設定的重要性。

      附件檔案是S.M.A.R.T.的課程資料,

      另一個作業是

      曼陀羅九宮格目標設定法,

      請留意此作業的繳交期限。

      • 3. 09月 28日 - 10月 4日

        第3週:

        The History of Exercise/ Sports Psychology

        健身心理學、運動心理學、競技心理學,

        雖然名稱不一樣、目標族群也不一樣,

        但是都是在探討「如何應用心理學理論」

        在提升一般民眾、選手、菁英運動員的運動表現。

        本堂課程主軸在介紹「運動心理學」的發展沿革,

        亦會闡述「運動行為」的定義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• 4. 10月 5日 - 10月 11日

          第4週:

          Motivation

          動機,讓我們向前移動。但是,動機是什麼?

          看不到的「無動機」、受外部影響的「外在動機」、或是發自內心的「內在動機」?

          這些觀點組合而成的「自我決定理論」,是目前解釋個體為什麼要「動」的最完整架構。

          簡單來說,動機分為外在與內在動機;

          同樣地,運動也有外在與內在動機。

          我們都認為,「自動自發」是最佳的學習行為,

          運動的「內在動機」是運動行為的最高境界......重點是,如何評估內在動機?

          • 5. 10月 12日 - 10月 18日

            第5週:

            春假+清明節

            本週課程暫停乙次。

            • 6. 10月 19日 - 10月 25日

              第6週: 

              本周為非室內課程,

              請同學們完成以下作業:

              1. 實地訪談

              2. 小組討論

              3. 製作報告

              說明:

              休閒、運動、健康是休運系的課程主軸,

              我們希望各位同學可以提供民眾健身資訊或技巧﹔

              在這之前,你必須要先了解民眾的運動動機。

              每個人的運動動機都不一樣,

              透過運動動機量表,可以得到一些線索,

              讓我們在制定運動目標時有所依據。

              請將附件檔案的運動量表列印出來,

              利用假期邀請五位親朋好友當你的訪談對象,

              請他們仔細地填答問題。

              然後,找到4-6位同學為一組,

              將彼此的訪談資料進行彙整。

              最後,製作成為一個ppt(檔案如附件),

              在下次上課時進行3分鐘的報告。

              • 7. 10月 26日 - 11月 1日

                第7週:

                針對上次作業,分組進行報告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• 8. 11月 2日 - 11月 8日

                  第8週:

                  健康信念模式:這是解釋人們為了「因為害怕疾病」、

                  而採取的健康行為的絕佳解釋之理論;

                  透過健康信念模式的解說,

                  讓你能更進一步解析「健康」的力量。

                  • 9. 11月 9日 - 11月 15日

                    第9週:

                    介紹TTM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人類的行為表現,是一個連續性的行為,

                    非一個一個「句點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在跨理論模式中,我們可以看到行為表現的「連續性」,

                    也可以看到一些古典的心理學理論如何影響到我們的行為。 

                    TTM是Trans- theoretical  theory的縮寫,

                    中文翻譯為「跨理論模式」,

                    同樣地,在解釋個體的行為改變模式;

                    論點相當有實用性,值得認真思索「行為改變」的意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10. 11月 16日 - 11月 22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0週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週為期中考試週,請留意以下資訊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試日期:週五5/8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試地點:體教一、二、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試時間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2:10 開始入座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2:15 開始考試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2:30 禁止入場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2:35 可以交卷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3:15 考試結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試範圍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標設定理論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心理學的發展歷史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動機理論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健康信念模式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跨理論模式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題類型:選擇題、簡答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11. 11月 23日 - 11月 29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週的課程主題有二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檢討期中考試題內容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列舉你在運動情境中的「心理」問題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運動情境中(所謂運動情境,是泛指與運動有關的議題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能是練習時、可能是比賽時、可能是與隊友相處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能是對教練、比賽前、比賽中、比賽後等等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都會有程度不同的「困擾」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多數的困擾其實都源自「感受」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感受,就是一種心理問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堂課我們將「歸類」大家的心理問題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看有哪些議題將是這個學期的上課大重點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12. 11月 30日 - 12月 6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讓我幫助你,釐清運動心理學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競賽的目的,就是"贏"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一個目標,幾乎是不變的法則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沒有一位教練、選手、甚至觀眾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希望來參加一場沒有勝算的比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員所有的臨場表現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除了體能、技術外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就是心理素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堂課要從上周各小組的討論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整理大家提出來的問題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並且分類,以了解更"聚焦"的現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13. 12月 7日 - 12月 13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賽前焦慮與處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員面對訓練或比賽,都會有不同等級的焦慮產生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些是可以自行處理、有些則是需要借助他人的舒壓方式才能得到解決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壓力下的情緒處理、是運動員必須面對的課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動:教導你認識焦慮、了解其運作歷程,以及最簡易的處理方法:呼吸放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體驗"漸進式肌肉放鬆方法"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14. 12月 14日 - 12月 20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周課程主題為「運動員訪談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員如何處理賽前焦慮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訪談內容指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請問你的專長項目是?最高的比賽層級是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請問你是否會有賽前焦慮的現象?你如何知覺到焦慮的出現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請問你焦慮出現時的身體、認知等反應是什麼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 請問你的焦慮是否會影響到表現?如何影響?影響的程度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 請問你是否有用任何的方法處理賽前焦慮?效果如何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15. 12月 21日 - 12月 27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週課程主題:自信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小時:自我效能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我效能可以視為是自信心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也是一個人格特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運動這個特別領域上,強調運動的「自我效能」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套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,就是一個解釋個體運動行為的最佳論點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外,菁英運動員身上,自然就散發一種自信心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也是最容易被看到的心理特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再次強調,自我效能,被定義為在特殊情境下的自信程度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的自我效能,對運動員而言,意義更是重大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為,運動自我效能將決定"投入度"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小時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elf-Fulfilling Prophecy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情境中的"比馬龍效應"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個人都是從小接受教育,在學習的歷程中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甘有苦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曾經接受過運動訓練,感受更是明顯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教師或教練的指導過程中(甚至在家庭教育裡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定有些"效果"出現,只是,你還沒察覺到這些效果對你的影響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堂課,我們將討論到運動情境中的"自驗預言"效應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也讓你知道,未來擔任一個教練(家長)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言所行,都相當重要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16. 12月 28日 - 01月 3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週課程主題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小時:專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專注時,會讓你手感發燙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謂的「手感發燙」是指你的動作流暢、百發百中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論是競技運動員、或是業餘運動員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只要是運動超過某一個程度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多少都會有過「Hot hands」的經驗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另一方面,大災難,則是動作卡卡、百發只一中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同手感發燙者一樣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員要有「夠多」的經驗值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才會體悟到「大災難」的來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外,我們也會提到「流暢經驗」、「高峰經驗」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些都是讓我們持續運動的隱性因素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小時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心理技能最終章:可教導性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孺子可不可教也?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一直是教練們關心的重點之一,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訓練課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學期的「運動心理技能」將以「可教導性」做為結語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也順便檢視自己「可教否?」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薦影片:重返榮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有興趣,這部電影值得一看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常典型的「運動心理學」電影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返榮耀》(英語:The Legend of Bagger Vance),2000年美國運動劇情片,由勞勃·瑞福執導,威爾·史密斯麥特·戴蒙莎莉·賽隆主演。電影改編自史蒂芬·普雷斯菲爾德於1995年所寫的同名小說影片中的三位高球選手:巴比瓊斯(Bobby Jones),以及華特哈根(Walter Hagen)都是真實人物,而且在當時是赫赫有名的高球天王,由麥特戴蒙所飾演的雷諾夫瓊納,卻是個虛構人物,也因為增添了這個虛擬,才讓整個高球賽劇情高潮迭起、細緻動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17. 01月 4日 - 01月 10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週課程重點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小時為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展示你們這一組的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運動員舒壓小物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小時為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與健康心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的效果,除了生理健康的效益外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理健康當然也是重點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次課程主題將討論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與心理健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除了我們所熟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會激發快樂激素的分泌外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也會討論到「青少年憂鬱」的議題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,會幫助可能的憂鬱症患者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走入陽光、離開幽暗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18. 01月 11日 - 01月 17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8週:期末考試 (成績佔比:學期成績25%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週為期末考試週,請留意以下資訊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試日期:週五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試地點:體教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試時間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:10 開始入座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:15 開始考試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:30 禁止入場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:35 可以交卷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:15 考試結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試範圍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心理技能(五個子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