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課程旨在培養同學掌握環境(Environment)、社會(Social)與公司治理(Governance)之核心理念及操作方法,並結合理論、案例與決策模擬,強化企業領導人在永續轉型與策略佈局中的實務能力。課程將首先介紹ESG的起源、國際發展脈絡與政策趨勢,說明其與企業社會責任(CSR)及永續發展目標(SDGs)的異同,並透過全球標竿案例解析,幫助學員理解ESG如何影響企業價值與投資人判斷。
在環境面向,課程將探討氣候變遷、碳中和與淨零路徑規劃,並進一步說明碳盤查方法、碳足跡計算(ISO 14067)及範疇一、二、三的排放管理,讓學員能具體操作供應鏈減碳策略與綠色採購原則。同時,將納入再生能源、農光共生與綠能實務案例,展示能源轉型與企業永續策略的結合。
在社會面向,課程著重於勞動權益、多元平等、員工福祉以及供應鏈社會責任,並探討如何進行利害關係人分析與對話,以提升企業的社會信任與韌性。此外,將涵蓋危機管理、企業公共性與社會影響評估,使學員理解「責任經營」與「品牌信任」之間的連動。
在治理面向,課程將說明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性,包括董事會獨立性、內控制度、資訊揭露、誠信經營與風險管理,並透過國際治理案例,解析ESG評比機制如何影響企業市值與投資決策。
課程亦將專注於ESG揭露與評比制度,介紹TCFD、GRI、SASB、ISSB等主要國際準則,並指導學員如何閱讀與撰寫永續報告書,以及如何設計與追蹤ESG關鍵績效指標(KPI),以滿足監管要求並回應投資人關切。進一步地,課程將引入金融與投資視角,討論負責任投資(PRI)、ESG評分方法、以及投資市場如何評價企業永續績效,協助學員理解ESG與資本市場的連結。
數位轉型亦為課程重點之一,將探討AI、大數據與區塊鏈如何應用於碳管理、供應鏈溯源與永續會計,並結合決策模擬工作坊,讓學員在模擬情境中扮演董事會或投資人角色,體驗ESG衝突下的決策過程與策略權衡。最後,課程將結合跨國與在地案例,包含台灣標竿企業、日韓家族企業與國際品牌,說明ESG如何融入企業文化與長期競爭力,並安排學員進行專題研討與實務報告,以整合理論與應用,培養高階管理者在永續轉型中的實踐力與影響力。
- 教師: Fangyi Liu 劉芳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