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百年前,客家先民於下淡水溪、林邊溪及東港溪流域建立抵禦外部勢力的村落形成「六堆」,成為屏東及高雄客家人的集體認同。三百年來因多元族群的衝突、適應與融合,六堆地區發展出臺灣其他客庄所沒有的獨特音樂型態,例如萬枝調、哥去採茶、半山謠、搖兒歌、送郎…等道地的南部客家山歌調;南部客家八音特殊的「中西樂團」現象;以及因社會實踐與文化認同產生的客語流行音樂創作如林生祥、陳雙、顏志文…等。
本課程探討六堆地區客家傳統與流行音樂的演變,並透過在地藝文活動、業師演講、課堂分組進行展演生態論述,使學生對六堆地區客家音樂發展有具體而即時的觀察,並在校外參訪與團隊訪談的過程中,發掘展演困境與研究議題,尋找創新永續的展演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