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課班級Class: 授課教師Teacher: 學分數Credits:
古佳峻 2
課程大綱Course Description:
「採訪實務與文化書寫」課程重視理論與實踐,先建構「訪談」、「田野調查」、「文化書寫」的知識體系,進而藉以自媒體作品、報導文學、文案與文宣等實例進行閱讀及分析,強化閱讀及書寫能力,課程中感受一篇報導的「真實性」、「可讀性」、「傳播性」。
English Outline:
The " 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(Ethnography)" course emphasizes theory and practice. It first constructs a knowledge system of "Interview", "Field Investigation", and "Cultural Writing", and then uses self-media works, report literature, copywriting and propaganda for reading and analysis , Strengthen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, experience the "authenticity", "readability" and "dissemination" of a report in the course.
本科目教學目標Course Objectives:
1、 採訪報導寫作技巧的基本認識。
從新聞與自媒體作品中理解議題發想、訪談對象、問題意識及論述觀點的確立,進一步了解深度報導的初步能力。
2、 媒體素養及採訪倫理的學習。
田野調查即是一輩子的使命,所以進入採訪時,必須有倫理觀念,認識正確的表述技巧,培養精準且有意義的新聞產製過程,呈現專業的人文素養。
3、 參與社區及產業的文化體系而增加個人生命經驗。
訪談實務以增加學理的應證,並從中發現問題而獲得解決辦法,並且能夠藉課程安排,認識社區人文與經濟,並針對產業進行深度訪談而拓展個人視野。
4、 讓文字發燒,文化展現創意,訪談及書寫成為生活。
文化是一門生意並不是難事,但必須建構在「文化」認知的基礎、與「地方」培養默契、擁有專門領域的知識與技能作為採編的基礎,也因此課程強調理論與實踐的關係,也需要修課者發揮科系的專業能力進行訪談,能夠豐厚自我生涯,更能創造新穎有內涵的媒體時代。
教學型態Teaching Models: 成績考核方式Grading:
課堂教學+小組討論  平時成績General Performance:20%
期中考Midterm Exam:30%
期末考Final exam:40%
其它 Other:出缺勤10%
參考書目Textbooks/References:
1、 淡江大學中國語文能力表達研究室編《創意與非創意表達》,台北:里仁,2001年增訂一版。
2、 (日)柳田國男《民間傳承論與鄉土生活研究法》,北京:學苑,2010年。
3、 董成瑜《華麗的告解》,台北:時報文化,2016年。
4、 房慧真《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:房慧真的人物採訪與記者私語》,台北:時報文化,2017年。
5、 古佳峻、王國安、謝欣珈、陳願慈、周怡萱撰寫《漫遊鹽埔:尋花問果探秘境》,屏東縣鹽埔鄉:屏東縣鹽埔鄉公所,2018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。
SDGs指標:
#
課程匯入時間Import Time:2021-06-29 08:06:46
最後更新時間Last Modified:,更新人modified by: